航运排放--关系重大
趋势中 作者:Andrew Craston复活节后的一周,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(IMO)会谈中,有很多利害关系。例如,由于全球航运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德国还多,国际海事组织正在讨论限制和减少船舶排放的建议。近年来,船舶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的比例约为2-3%。
航运业被排除在2015年《巴黎气候协定》之外,因为作为一个全球跨境行业,几乎不可能细分出各个国家的贡献。全球航运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国际贸易的上升,预计到2035年几乎翻倍,并在2050年前继续以每年约3%的速度增长。
到2035年实现航运零排放是国际海事组织桌面上最雄心勃勃的提案。这是由马绍尔群岛提出的,该国不仅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航运注册地,而且还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危险。马绍尔群岛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支持,他们也在推动具有约束力的目标,使航运业与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的目标保持一致。
一些主要的行业参与者,包括巨大的巴西铁矿石出口商淡水河谷,确实说服了国际海事组织就2050年前将排放量减半的初步协议达成一致,尽管力度不大。赌注确实很大,但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有相反的利益:一方面是像巴西和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商品出口大国;另一方面是易受气候影响的岛屿国家。归根结底,航运业通往低碳和最终零碳未来的唯一途径是接受新的燃料技术。